作者:keva
友友影院讯: 《生还》官宣定档9月3日时(rì shí),吴京、沈腾、张译、黄晓明、檀健次、佟丽娅、陈都灵(dōu líng)等多位艺人纷纷转发或评论表示(biǎo shì)支持。转发量超14万的定档微博(wēi bó)也是《生还》官博“流量”最好的一条(yī tiáo)作品。
“没钱宣发,我只能刷我(wǒ)的老脸,起码让别人知道这部电影🎬(diàn yǐng)。”
《生还》导演高群书📖近日接受友友影院采访(cǎi fǎng)时介绍,电影🎬改编自抗联女战士李敏回忆录(huí yì lù),通过14岁女兵李童的视角,讲述1938至(zhì)1945年东北抗联第六军被服厂女兵与(yǔ)伤兵留守团坚持游击作战,最终整编(zhěng biān)为抗联第88教导旅重返东北战场(zhàn chǎng)的历程。
全片采用纪实风格拍摄,演员(yǎn yuán)班底几乎都是新人。而正因为(yīn wèi)这部电影🎬“星光黯淡”,高群书📖坦言,他拍(pāi)的时候就知道票房好不了,“怎么(zěn me)能指望一部没有明星的电影🎬能(néng)有好的票房,那也太愚蠢(yú chǔn)了。”

在高群书📖看来,拍电影🎬有两条路(liǎng tiáo lù)。
第一条是戏剧化叙事,用大明星、大投资(tóu zī)营造更炫的战争场面,那是商业(shāng yè)电影🎬的拍法。
第二条是纪实风格作品(zuò pǐn)的拍法,这种拍法更能让观众沉浸(chén jìn)其中。《生还》选了第二条路。对高(gāo)群书📖来说,他觉得不能用抗联题材(tí cái)拍戏挣钱,“对于这段历史,更多(duō)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。到了(le)我这个岁数,挣钱欲望没那么强(qiáng)了,就想留下一段能让大家(dà jiā)怀念的历史”。

以下内容为高群书📖自述(zì shù),根据采访内容整理。
“这些人确实不能(bù néng)被遗忘。”
我们以往对抗联这段(duàn)历史了解得太少了。
抗联是中国革命(gé mìng)三大最艰苦的战争之一。中国抗战(kàng zhàn)持续了14年,抗联由东北人打响(dǎ xiǎng)第一枪。大家可能听说过杨靖宇、赵尚志和(hé)赵一曼,但再往下说,可能就(jiù)知之甚少了。
1931年,抗日义勇军开始在东北(dōng běi)各地抵抗日军,但那时较为松散。直到(zhí dào)1936年,我党领导才将他们整合成(chéng)抗日联军,下辖11个军,共计3万多人。最终(zuì zhōng),这支队伍打剩700多人,而这700多人又(yòu)协助苏军一同打回东北。
东北是(shì)满洲国腹地,日军将它当作一个州来(zhōu lái)管理。他们在东北大肆掠夺资源,残害(cán hài)同胞,企图将这里变成自己的领地(lǐng dì)。那时候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实行“归屯(guī tún)并户”,把散落在山间的小屯子(tún zi),都集中在大村子里管理,外围(wài wéi)筑起围墙,日军管控极为严密。一人参加(cān jiā)抗联,全家、全族甚至全屯子都会(huì)受到追究。抗联没有自己的根据地,与(yǔ)百姓的联系也被切断,处境极为(jí wéi)孤立。

抗日联军从成立之初的3万多(wàn duō)人,到最后打到只剩下700多人,大部分(dà bù fèn)人连个名字和墓碑都没留下。八(bā)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人写过回忆录,但细数(xì shù)起来,这段历史很少有文字和(hé)电影🎬去表现。
我研究这段历史(lì shǐ)的时候,越研究越觉得有意思,觉得(jué de)这些人确实不能够被遗忘,所以(suǒ yǐ)想把这段历史拍成电影🎬,相信电影🎬是(shì)一个能把这段历史留存下来的(de)媒介形式。
“拍电影🎬有两种拍法”
拍电影🎬有(yǒu)两种拍法。
第一种是拍成挣钱的电影🎬(diàn yǐng),通过大投资,启用大明星、采用戏剧化(xì jù huà)叙事手法来营造炫目的战争场面,这是(zhè shì)典型的商业电影🎬拍法。商业电影🎬的(de)问题在于,观众往往不会把它当成(dàng chéng)真实的事情,难以彻底沉浸其中,他们(tā men)不会体验到大石头把人砸成(chéng)粉碎的感受,也不会体验到人(rén)突然死在你面前的感受。
第二种(dì èr zhǒng)是纪实拍法,尽可能还原历史,让观众(guān zhòng)更加沉浸其中。纪实风格的电影🎬相当于(xiāng dāng yú)为观众打开一扇过去的大门,推开(tuī kāi)这扇门后,大家可以看到那个年代(nián dài)的人们怎么生存和死亡的。

为什么(wèi shén me)《生还》没有明星出演的同时,还会选择(xuǎn zé)了纪实拍摄的方式呢?
首先,我(wǒ)觉得我不能拿抗联题材去挣钱(zhèng qián)。我更多是出于对这段历史(lì shǐ)的敬意而创作。到了我们这个(zhè ge)岁数,挣钱欲望没那么强了。我(wǒ)更希望拍摄一部真正的战争片,而(ér)不是通过手段堆砌出来的战争片,希望(xī wàng)能给观众留下一段值得怀念的(de)历史。
这部电影🎬宣发资金有限,定档的(de)时候也是刷了我的老脸(lǎo liǎn),恳求很多艺人帮忙转发消息。明星效应与(yǔ)票房表现未必有必然的联系,但(dàn)我这样做,也是想让更(gèng)多人知道这部电影🎬的存在。
新人(xīn rén)是如何选拔出来的?
全片从李童(lǐ tóng)的视角切入,饰演主角李童的这个(zhè ge)孩子👶选得比较难。
起初,我们在(zài)北京和东北寻找合适的人选,发现(fā xiàn)如今十三四岁的孩子👶普遍身高较高(gāo),大多在一米六至一米七之间。这(zhè)不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,而且他们(tā men)身上城市气息浓厚,显得未经历过(guò)磨难。那个年代的特质不是通过化妆(huà zhuāng)和演技就能弥补的。于是我们(wǒ men)调整了选角方向,转向体育训练领域寻找(xún zhǎo)人选。
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邵正一(yī),她来自南京,擅长打拳和格斗。临近(lín jìn)开机时见到她,她脸上那份(fèn)倔强与桀骜不驯,让我觉得李童这个(zhè ge)角色就属于她了。

大年初二,全体剧组(jù zǔ)在白山小城集结。年轻的孩子👶未曾(wèi céng)经历过战争,于是在山中全副武装开始(kāi shǐ)训练,从最基本的立正、持枪、扣(kòu)扳机学起,每天进行快速跑动、匍匐前进(pú fú qián jìn)等技能训练。白天练习军事技能,晚上(wǎn shàng)就观看纪录片,尽可能多了解当年那段(nà duàn)悲壮的历史。
拍摄环境很艰苦,周围(zhōu wéi)都是崎岖的山坡,布满石头和(hé)木头,拍摄的时候积雪也很厚(hòu),走几步就会很觉得累。在(zài)这样的环境里,小演员也很快就(jiù)感受到了当年抗联战士的艰苦(jiān kǔ)生活。
邵正一刚开始说她不会哭(kū)。但剧本有好几场哭戏。我还跟(gēn)她开玩笑说,你不哭我就(jiù)掐你。没想到一开机,她就哭(kū)了。监视器前面的人感动得全都(quán dōu)跟着她在抹眼泪。
后来我问(wèn)她,你为什么能哭了?她说(shuō)看到小伙伴们都“死了”,心里非常(fēi cháng)难过。她和一起拍戏的小伙伴关系(guān xì)特别好。尤其是副导演,平时很(hěn)照顾她,那场戏副导演也在(zài)里面客串。当她看到副导演“死(sǐ)了”,情不自禁就流下了眼泪。
“我喜欢(xǐ huān)用电影🎬的方式呈现历史”
很多人(rén)觉得我拍《风声》《刀尖》《生还》是在(zài)拍主旋律电影🎬,但其实没什么主旋律的(de)概念。我是对真正的历史感兴趣(gǎn xìng qù),更愿意把不为人知的历史用电影🎬(diàn yǐng)方式来呈现出来。
《刀尖》聚焦1940年抗战时期(kàng zhàn shí qī)的南京,日伪国共互相渗透,一群各怀(gè huái)心志的特工在刀尖上行走的(de)故事。这部电影🎬刚开始剪的版本(bǎn běn)是三个半小时,后来怕观众不接受(jiē shòu),又重新剪了一个版本。

你问(wèn)我观众对战争片的接受程度是不是变(biàn)了?
说实话,一部电影🎬票房好不好,观众接不(bù)接受,跟题材没关系,跟讲法有关系(guān xì)。举个类似的例子,好多韩国的古装(gǔ zhuāng)电影🎬拍得特别好,而我们的(de)古装电影🎬为什么很难吸引人?跟拍法(pāi fǎ)、叙述、观念表达有关系,跟题材没关系(méi guān xì)。
商业电影🎬是有秘诀的,比如用(yòng)明星主演,用戏剧化叙事,情节反转又(yòu)反转,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。
我目前(mù qián)还在筹备几部新片,题材稀缺,别人(bié rén)拿不到,但我能拿到,会用(yòng)大腕,但投资不会太大。我喜欢(xǐ huān)中等制作,中等制作最大的好处是(shì)能保留一些导演表达。
《解放海南岛》已经(yǐ jīng)准备好几年了,正在剧本筹备阶段,预计(yù jì)会在2027年,纪念建军100周年的时候(shí hòu)上映。